第四章 :愚公移山之四

劈山炮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最快更新盗亦有道之玲珑塔最新章节!

    说完,师叔立即带着我们几人去寻找墓门。整个墓室也只有数米,不一会儿就找到了墓门。在墓门里面,是一堵青砖砌就的墙,这些砖长约一米,有二十公分厚,每一块有数十公斤。怪不得我踢上去墓门纹丝不动!

    万幸的是,这墓门所在之处要比墓室高出数十公分。没有淤泥的堆积,从里面没有费太大周折就打开了墓门。

    墓门一打开,老梁乐开花的笑脸出现在眼前。在他的心里,打开墓门,就等于打开了阿里巴巴的宝藏。他儿子治病的医药费就算是有了着落。有了儿子,就等于生活有了奔头。

    打开了墓门,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有条不紊了。大家在外面休息了一会儿,开始清理墓室的淤泥。

    一会儿功夫,这个墓室的地砖就露出了一角。

    师叔蹲下身子用手指抚摸着地砖,我见了好奇道:“这些墓砖莫非也有什么怪异吗?”

    师叔指着地上,道:“你来看,仔细地看这些砖!”

    “这些砖上面全有图案啊?这是什么意思?”我吃惊的问道。

    “这叫步步生莲,是引导墓主进入极乐世界呢!”

    “难道这墓主信佛?”

    师叔肯定的点点头,道:“这室内一定还会有其它佛教文化类的东西。”

    师叔见老梁弯着腰,卖力地铲着淤泥,连忙劝阻道:“慢一点、慢一点,说不定这淤泥中就埋着宝贝的。”

    老梁脸一红,手上的动作就加了几分小心。

    师叔见欧阳和小康埋首清淤,指着墓室的顶,为我现场讲解起了这座墓葬的相关知识。

    原来,这是一座四隅券进式穹窿顶式墓室。

    从建筑原理上分析,这种券进式穹窿顶将墓顶上覆土的重量均匀的转到墓室四壁上,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提高抗压能力。

    这种墓室结构,就象半个鸡蛋壳插在了地里,它不仅可以使墓室的高度、跨度加大,而且美观坚固,这也是这座晋墓为什么上面压了那么多的石条、三合土、木炭、青膏泥而巍然不动的原因。(教科书上的对四隅券进式穹窿顶的解释是:从四壁基墙的中部起,就由两端向上斜砌,形成倒人字形的壁面,到顶部合成圆锥形或者方锥形。)

    “这个结构和窑洞是不是一样啊?”我谦逊的向师叔请教。

    “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你瞧见这墓室上方正中央的石条了吗?”

    见我点头,师叔道:“这个石头究竟是如何放置的?这个穹窿顶在建筑的时候是不是有支撑?所有这些都是历史不解之谜!”

    见我若有所思,师叔一挥手道:“走,我们去前面看看!”

    没走两步远,再次看到了那个穿山甲的镇墓兽和武士俑。随着淤泥的清理,在它们中间露出了一块高五十公分、宽十多公分左右的石碑。

    师叔小心翼翼地铲去上面的泥土,依稀露出了一行大字——晋故尚书安南将军孙x!右下角一行小字是‘太康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xx’。

    师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自语道:“咸宁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这座墓确实是西晋时期的!”

    我擦拭了一下石碑下面,想要努力辨认那几个模糊不清的究竟是什么字。

    师叔一摆手,阻止了我的徒劳,婉惜道:“应该是在淤泥中时间太久的缘故,一会儿在其它地方再找找看好了!”

    我脱口道:“这个墓主也真是奇怪,打造的起这样豪华的墓室,居然不知道树个高大的石碑?”

    师叔还没有说话,欧阳在一边冷嘲热讽道:“这话简直不象是从天天看书的人嘴里说出来的啊?”

    我一听,就明白自己肯定是又闹了个大笑话,红着脸正要替自己辩解,师叔呵斥他道:“赶紧去干活,就你嘴多!”

    师叔一生气,欧阳没了脾气,恨恨地瞪了我一眼,拖着洛阳铲到一边去了。

    等欧阳去的远了,师叔冲着我一笑,开导道:“真正的学问不在书中,书中写的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东西,没有人指点,一个人全靠自己努力是很难达到豁然开朗的境地的。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一生穷经皓首也没有功名,有的人年纪轻轻就连中三元,少年得意的原因。”

    见我在认真听他说话,师叔突然变的一本正经,批评道:“让你读书,让你冲在前面,是我对你寄予厚望的原因。你年轻,有头脑,前途无量。但是你现在还只知道死读书,而没有学会思考。你所说的东西是石碑,这个东西却是墓志。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的!东汉末年的墓碑都有两米高,曹操提倡死后不封不树,薄葬之风流行,但并没有规定墓碑的尺寸大小。因此,曹魏时期的墓碑从形式到内容与从前立在地表的一样,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到了西晋初年,武帝司马炎认为石兽碑表这种东西‘既私褒美、兴长虚伪’,而且浪费钱财,于是下诏禁止。碑禁的实施,墓碑的尺寸缩小,也从地上转入了地下,藏于墓室之中的墓志作为记录墓主生平的一种新形式出现了。再到了后来,墓志出现了砖志,因为砖头尺寸太小,又逐渐有了一志多方的新变化、、、”

    见我听的频频点头,师叔歇了歇,拍着这个墓碑继续道:“这个墓碑,属于西晋初期的东西,整体分为碑首、碑身、碑座,这种碑首叫做圭首,多见于洛阳地区出土的晋代墓葬,在长江中游地区出土的晋墓中很是罕见。根据史料的记载,碑首用什么形制是存在等级性的,有权使用圭首位的多是尊权重的官员及家属。据此推测,这个墓主的身份应该不低!”

    说话之间,小康走过来低声请示道:“淤泥已经清理干净了,接下来该怎么做?”

    师叔一挥手,道:“走,该去瞧瞧墓主人真容了!”

    整个墓室也就十个平米左右,正中央的棺床就占了很大面积。青石条砌就的棺床上,子午向摆放着一具三米多长的石椁。这石椁的盖子也不知道有多重,几个人推了几次,却根本无法撼动分毫。

    见我们几人面面相觑,师叔无奈道:“你们先歇一会儿,我先琢磨琢磨再说!”

    师叔紧皱眉头绕着石椁仔细观察,我也亦步亦趋跟在他身后。师叔驻足,我也停下脚步。原来,石椁上面绘着的一幅画引起了师叔的关注。在石椁正面绘着一只大象脚踏祥云,象上面趺坐着一位红衣人,旁有榜题为‘仙人骑白象’。

    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图中的大象居然生有六颗白牙!

    师叔察颜观色,知道我不明原委。轻轻一笑,解释道:“这个属于佛教知识了——据佛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佛诞生时,其母昼寢,梦六牙白象来降腹中,遂生释迦。普贤菩萨的坐骑也是一头六牙白象,六牙白象的含意是‘愿行广大,功德圆满。’”

    一幅小小的石雕图,居然有这么多的学问!

    我听的兴味盎然,由衷的恭维道:“师叔真博学!”

    师叔扑哧一乐,道:“少拍马屁,人们瞧不起盗墓者,其实盗墓的学问非常深奥的。不能死读书、读死书,只要你肯留心,处处就有学问的。这也是那些考古专业人员比不上盗墓人的关键原因!”

    “可是,佛家人物又为什么称‘仙人’呢?”我锲而不舍问道。

    “问的好!有进步,懂的思考了!”

    师叔夸了我一句,道:“在晋墓中出现这种道家神仙与佛教文化混杂的图案,也是有历史原因的。东汉末年与魏晋时,正是传统神仙信仰与外来佛教信仰相互融合的时期。汉献帝末年,大月氏人支谦和他的数十同乡从中原躲避战乱来到了武昌。在黄武元年(222年)开始翻译佛经、弘扬佛法,将佛陀形象用于丧葬,反映的是佛教在我国南方发展的早期性。很显然,佛学东来,先民并没有将佛教视为独立的宗教对待,就连佛祖释迦牟尼也是将其视为神仙中人的。”

    转过侧面,石椁上绘的图案是‘郭巨埋儿’。师叔指着那图道:“在东汉年间作官,必须要经过‘举孝廉’这一关。发展到后来就有了‘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说,清乾隆皇帝就认为‘未有不能尽孝而能尽忠者’。忠孝思想,一直是统治者教化百姓的工具。为了奉养母亲就活埋亲儿,这是什么混账逻辑?封建礼教吃人啊!”

    石椁尾部绘的是‘高山流水’,伯牙低头抚琴,子期斜倚在一株松下,闭目陶醉于音乐当中、、、

    “这个是隐喻墓主为高士了吧?”我问道。

    师叔点头道:“高士被仙化,是魏晋玄学精神使然!”

    再转过去的这张画像画面十分简单,上方绘的是北斗七星,下方绘的是一个全身甲胄的人,一目微睁,一目紧闭,手挽强弓引而不发。与其它图像截然不同的是,这幅画像中的人眉目传神,仿佛呼之欲出的样子。师叔一会儿退后,一会俯身在石椁上,神情专注的盯着这幅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