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彦平方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最快更新重生之靠山吃山最新章节!

    日子过得很快,一个月后地里的庄稼开始成熟。村里的人更忙。反而安轩一家因没啥田地,闲了下来。秦风趁机多跑了几趟镇里,将亲事要用的各种东西一点点儿买回来。宋初闲不住,跟着安如宝往后山跑。俩人前前后后将一座山逛了几遍。安如宝心里有了大体的规划,就等明年春天实施了。

    至于安轩,大部分精力放到了后园里,专心打理那些白菜萝卜。他从小到大甚少接触农事,边学边干,倒也似模似样。

    秋风一起,几乎是转眼间,地里的庄稼都熟了。全村人投入到抢收的热潮中。村里地里到处可见忙碌的村民,不管是汉子、爷儿还是哥儿、夫郎,就是大一些的小爷儿小哥儿都没闲着。每天顶着星星走,披着星光回,回到家吃点儿饭,倒头就睡。第二天依然继续。

    好在,这样忙碌的日子一年只这一次,看着地里饱满的庄稼,只会嫌少,没有嫌多的。多辛劳心里也高兴。

    安如宝观察过,这青山村如果在地球的话,大概位于北方。不过作物与地球上略有不同,他们大部分种植的是稻谷。类似地球的旱稻,春播秋收。收完后,再种小麦,秋播春收。当然,也种玉米高粱黍豆之类的。

    半个月后,地里的庄稼陆陆续续被收回了家。家里人口少,收的慢的,也没剩多少。之后,就是脱粒晾晒,一部分卖到粮店换成银钱,一部分就收到仓里留着自家吃。

    今年算是个丰收年,风调雨顺,粮食每亩也多收了一些,可以多卖些银钱,村民们都很开心。七家租户按时将租子送到了安轩家。按土地等级不同,种植的庄稼也不一样。一等地和中等地适合种稻谷。下等地就种些其他作物。所以,各家送来的租子也都不同。最后,一共收了稻谷七十八石,玉米高粱二十二石,黄豆等各种豆子八石左右,其他的八石左右。满打满算一百一十六石不足。可一百亩,按平均亩产四石算,三成也有一百二十石。何况今年还丰收了。

    安轩不动声色,目光在众人脸上掠过。有几家的汉子脸上有些不自在——自家产了多少粮食,该交多少租子,他们心里有数。因田税的事儿,家里的夫郎一直耿耿于怀,应该在租子上动了手脚。这事儿他们不知情,可租子一称出来,他们哪里还不知道,这面上就有些挂不住了。

    安青第一个站出来道:“我家今年产了近七十一石稻米,玉米高粱七石半,谷子一石,黄豆一石,其他豆类一石半左右。我家短了租子,我这就回去拿。”其余几家的汉子也一同起身走了,只安明路站在原地没动。

    安轩暗叹一声,冲安明路笑道:“明路,你家今年收成不错。”

    安明路古铜色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道:“庄稼人靠天吃饭,老天爷今年气顺,庄稼长得好,收成自然好。庄稼人不同城里人,靠买进卖出就能赚钱过活。老人孩子一大家子的衣食住行,靠的就是地里长出的粮食。长得好了,吃的饱点儿,不好,就得勒紧裤带饿肚子。就拿安青家来说吧,他家九口人,早些年家里地也有二十几亩,后来安青的阿么生了重病,为筹药钱,又正好赶上安善人买地,就卖给了你家。后来,安善人又把地租给他家种,才给了他家一条活路。他们心里对你们一家人是感恩的。安青的夫郎脾气急,心眼小,可心不坏。虽然家里艰苦些,这几年伺候郎阿爹阿么尽心尽力,一家老老小小也都照顾的周到。其他家也都差不多,斤斤计较是有的,心地却都不坏。我说着这话可能有些越礼,庄稼人见识短,你大人有大量,看能不能……那个多担待些。”

    安轩听完他一番说辞,明白他是怕自己因短了租子的事儿恼了其他几家,一赌气把地收回去。这几家的情况他也都私下了解过了,人品都不算坏,否则当初阿爹也不会租地给他们。田税的事儿,他也重新考虑过,只是,敲打一番还是免不了的。

    很快几家人把短了的租子送来。这一次实斤实两,补上了六石有余。安青低头道:“家里夫郎不懂事,安轩哥别放在心上。”

    安轩看了看局促地站在的面前几人,都是老实巴交的汉子,一个个红着面堂低头不语。本来想说的话,又咽了回去。安明路说的对,庄稼人不容易,罢了。

    他清咳一声,道:“我想过了,你们几家的八十亩地,我过两日就过到如宝的名下。今年的田税你们还是要交,明年就全由我们代交了……你们不用谢我,要谢就谢明路吧。适才我俩闲聊,他对我讲了你们几家的情况,让我知道了你们的苦处。大家都不容易,我也都了解。好了,就这样吧,回去告诉你们夫郎,让他们也高兴高兴。还有,别忘了跟他们说,下一次可不能再短了租子。”

    一个汉子忙道:“不了不了,不免田税我们也不会短了。”几个汉子喜出望外,心里又感动又激动。一家人苦苦累累收到家的粮食,以前没交田租的时候不显,田租去了三成,还要交田税,就有些窘迫了。想着大家同样租田,安明路却不用交田税,相较之下,比他们要宽松许多,这心里总是有些堵。如今,安轩也免了他们的,惊喜之余,对这安轩和安明路连连道谢。呆了一会儿就迫不及待告辞,赶回家回家告诉自家夫郎这个好消息。

    安明路心里知道,安轩此举一方面是出于帮助几家的心,另一方面却是为自己拉回人缘——因田税一事儿,本来关系不错的几家都跟他家眼看生分了——心下也是十分感激。

    安轩送几人出了门,转身回了后院。秦风正带着孩子们看粮仓里的粮食,一个个眼睛都亮的跟星星似的,满脸喜色。

    秦风正捻一粒米,见他进来,招手道:“快来看看,这稻米可真不错,又香又白,比咱们在玉兴城时吃的可好多了。”安轩笑道:“这一带的稻米,人称香米,香甜本来就是有名的。”宋初也道:“听老人说,早些年咱们这里的稻谷还当过贡米,给皇上吃呢。”

    秦风笑呵呵地道:“是么,那感情好。咱们今天就先好好尝尝这新出的贡米味道。”

    说是说,秦风和安轩看着这些稻米有点犯愁。租户交的稻米其实都是未脱壳的,他们根本不知道怎样给稻米脱壳啊。

    还是宋初跑到库房找到了石臼,跟他们说了舂米的方法。安轩用水将石臼冲洗干净,连同秦风安如宝一起学着舂米。

    舂米可是既是技术活又是力气活儿,安如宝的小身板儿一会儿就撑不住了。秦风和安轩两人轮流着舂,也花了半个时辰才舂好了一小盆白米。

    宋初拿来簸箕,将米糠簸出去,又细细挑出米里的石头,虽然因为用力不匀,米粒有些碎又不整齐,可安轩和秦风看着眼前的白米,高兴的一时都忘了身上的疲累。

    秦风端着米就去了厨房。安轩则拿起木杵要继续舂。宋初疑惑地看他两眼,道:“阿爹,村里有石碾的。我是觉得阿么今天就想尝,不多的话,用石臼快一些。”

    安轩举起的木杵停在半路,愣怔一下才故作镇定的放下木杵,拍拍身上的尘土,背着手一边向外走,一边道:“咳……那个,我觉得挺好玩儿的。”他自然不会告诉宋初,他根本不知道还有石碾这种东西。

    晚饭是秦风用新米蒸的白米饭,热腾腾的白米饭散发着新米特有的清香,以及香米特有的甜香,勾的所有人食欲大振。就是宋初都多吃一腕饭。结果,全家人饭后都摊在椅子上,撑的不能动。最后,还是宋初起来将碗筷收拾干净。

    第二天,吃完早饭,一家人装了一袋稻米,用老马驮着就直奔磨坊。村里有两处磨坊,南村北村各一处。南村的磨坊离安轩家不远,他们决定就去这家。可到了地儿,才发现早有好几个夫郎等在那里,等着碾今年的第一袋新米。要想碾就得排队。

    估计北村的磨坊情况也好不到那儿去,秦风果断决定由自己在这儿等,反正有马在,也不用人推,告诉安轩中午来接她,就让其他人该干嘛干嘛去了。

    安轩带着几个孩子回家,安如宝看看天色尚早,就跟宋初商量道:“天还早,不如我们去山里看看,现在山里应该有些山果子蘑菇,我们去采些来。对了,上次我们吃的小红果,还没给阿么他们尝尝,正好多采些。”

    宋初瞥他一眼,想起安如宝那次不明所以的变脸,语气有些不快地道:“那果子熟的快,这会儿早没了。”安如宝也想到了那天的事儿,清咳一声道:“咳,那个,应该还有别的好吃的吧?”宋初故作深沉的想了想,方道:“现在山上榛子倒是正好。”安如宝忙道:“那我们就去采榛子吧,对了,还有你说的秋……楸子,该熟了吧。我们多采点儿,再看看有没有别的。”

    一旁宋亦凑过来,道:“哥哥,如宝哥你们要上山啊。带着我吧,我也想去。”安如玉从他身后探出小脑袋,也凑热闹道:“我也去,带着我。”

    安轩走过来,一手一个,拽着他俩就往屋子里走,边道:“你们俩乖,在家陪我吧。”

    安如宝和宋初相视一笑。俩人在库房找了两个背篓,宋初又另外让安如宝带了条布袋。两个人说笑着向东走。

    过了河,俩人直奔楸树沟。楸树沟比杨峪浅了很多,山也不算高,大多山顶上都是一片的楸子树。楸子树比核桃树要矮,果实也比核桃小,外皮却和核桃一样带了厚厚的果肉。擦掉外面一层,里面也是和核桃一样的硬壳。

    楸子树已经到了成熟的时节,地上落了很多果实,树上也结的密密麻麻。宋初放下背篓,蹭蹭蹭几下就爬上一棵树,用力摇晃树枝,早在枝头挂不住的楸子噼里啪啦的往下掉。

    安如宝看着宋初的在树上轻盈的上下,心也跟着上上下下,直到宋初从一棵树上跳下来,看了看地上,道:“差不多了。”他才放了心,弯腰捡地上的楸子。

    饶是楸子果实小,这一地也装了满满一篓半。安如宝背起满的那一篓,对宋初道:“我把它放到山下去,你在这儿等我。”宋初点点头,找了棵树根坐下。

    安如宝背着背篓小心翼翼的走下山。背篓着实沉的要死,开始还能撑住,离开宋初的视线,安如宝就被压咧了嘴,简直是蹭着往下挪。他无比庆幸山矮,要不打死他都背不下去。

    好容易把背篓背下山,安如宝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坐在地上喘了半天气,才有力气站起来。拔了些草盖住背篓,又歇会儿,他才又往回爬。身上没了重物,倒是轻松不少。

    正快步往上走,忽听身后有人叫道:“如宝!”安如宝眉头一皱,回头看过去,见身后不知何时爬上来几个哥儿,打头的正冲他挥手。他看着有些面熟,想了想却没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