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大唐将帅17】

朝月清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最快更新唐朝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柏壁之战,河东收复,秦叔宝战功最着,唐高祖欣喜万分,加封上柱国,赏黄金百斤、杂彩六千段,他派人送秦叔宝一个金瓶,

    告诉秦叔宝,“你不顾自己的妻子儿女,远来投奔我,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如果我的肉可以食用,我都应该赐给你,何况那些子女玉帛?

    你要以此为勉励,带领部下,为大唐再立新功”,很快,秦叔宝成为秦王右三统军,下一个敌人,就是秦叔宝曾经效力过的王世充。

    王世充原来就是隋朝东都洛阳的守将,他毒死杨侗,于武德二年四月称帝,国号为郑,占据河北大部州县的窦建德也自称夏王,

    这样,在中原地区,唐、郑、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王世充趁着唐军在河东作战,夺取了河南的许多州县,成为大唐急须解决的心腹之患。

    李渊采取先王后窦的方略,于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七月,令李世民率领八万军队进攻王世充,每次战役秦叔宝都充当先锋。

    鉴于洛阳城城防坚固,李世民决定扫清外围,拔掉洛阳城外王世充军的各个据点。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正月≤▽,,屈突通、窦轨巡营时与王世充军遭遇,

    交战失利,连连告急,李世民亲自带领训练有素的玄甲队驰援他们,斩俘王世充军六千余人,俘虏王世充的骑将葛彦璋,王世充逃回洛阳城,闭门不出。

    王世充困守孤城,弹尽粮绝。只得向窦建德求援,窦建德不是等闲之辈。当然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他决定联合王世充共同对抗唐军。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三月。夏王窦建德亲率十余万大军驰援洛阳,很快推进到东原一带(河南荥阳东北广武山),

    李世民采纳郭孝恪等人的建议,继续用重兵围困洛阳城,自己亲率精锐步骑3500人抢占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西),阻止窦建德军西进。五月初二,

    决战打响了,秦叔宝横枪跃马,从敌军正面一直杀到敌军背面。他手持唐军军旗,

    又从敌军背面杀到敌军正面,千军万马之中,纵横驰骋,勇不可挡,敌军心生怯意,阵脚大乱,唐军一鼓作气,赢得了虎牢战役的最后胜利。

    窦建德被迫接受了充当俘虏的命运。唐夏虎牢战役,为数不多的唐军消灭窦建德军十余万人,成为历史上围城打援的着名战例。

    王世充眼见窦建德军的主力已经溃败,洛阳城不会再有援军。走投无路之中,向唐军弃械投降,中原的主要地区落入唐军的掌控。唐王朝的统一大业初告成功。秦叔宝受赐黄金百斤、帛七千段,因功进封翼国公。

    翟长孙最早的时候跟着薛举混。是老薛家的内史令。武德元年八月薛举死后,照旧唐书的写法。薛仁果这家伙在老爹活着的时候就跟手下不睦,当了皇帝之后大家对他更是心怀恐惧,离心离德。

    一般来说海轮上的耗子是看到船快沉了才想法弃船的,但翟长孙既然能得到小李的赏识,和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敬德并列成为小李亲卫敢死队的头目,自然不会是一介匹夫。

    九月,据《资治通鉴》:

    “甲寅,秦州总管窦轨击薛仁果,不利;骠骑将军刘感镇泾州,仁果围之。

    城中粮尽,感杀所乘马以分将士,感一无所啖,唯煮马骨取汁和木屑食之。城垂陷者数矣,

    会长平王叔良将士至泾州,仁果乃扬言食尽,引兵南去;乙卯,又遣高墌人伪以城降。”

    据《新唐书》:

    “长平肃王叔良,武德初,例王,镇泾州,扞薛仁杲。仁杲内史令翟长孙以众降。

    於是大饥,米斗千钱,叔良不恤士,损粮以渔利,下皆怨。仁杲知之,阳言食尽,

    去,遣高墌人诡降。叔良遣骠骑刘感受之,未至城,三烽发,仁杲兵自南原噪而还,大战百里细川,感为贼执。叔良惧,悉出金劳军,委事於长孙,乃克安。”

    由此可见,一、翟长孙并非见薛仁果大势已去才匆忙投降的,此举证明他既有眼光又有气节,跟秦叔宝、程咬金光明磊落的阵前倒戈有得一拼,想必其他三人也不会羞与为伍。

    二、新唐书的记载说明这位将军虽是罕见的勇将,却非没有头脑的一勇之夫,相反倒是个颇有政治才能的人。

    十一月,小李在浅水原击败宗罗睺,随后迫降薛仁果。《资治通鉴》和《旧唐书》里都提到“世民所得降卒,

    悉使仁果兄弟及宗罗睺、翟长孙等将之,与之射猎,无所疑间。贼畏威衔恩,皆愿效死。”

    小李让仁果兄弟及宗罗睺率领旧部,无非是显示自己的宽容、信任和不加猜忌。但对翟长孙的任用,原因可能有二:

    一是翟长孙在西秦军中确有威望,足以与宗罗睺这位颇得薛举父子信赖的将军并列,还有一种可能则是小李对翟长孙这位降将信任有加(从后来的事情判断,

    这种可能较大,不过把翟长孙也归到“贼”之列,跟他当时的身份不大相称)。

    武德三年四月,攻打河东的“金刚竟以众馁而遁,太宗追之至介州。

    金刚列阵,南北七里,以拒官军。太宗遣总管李世积、程咬金、秦叔宝当其北,翟长孙、秦武通当其南。

    诸军战小却,为贼所乘。太宗率精骑击之,冲其阵后,贼众大败,追奔数十里。”

    这可是“秦王世民追及寻相于吕州,大破之,乘胜逐北,一昼夜行二百馀里,战数十合。”

    “追及金刚于雀鼠谷,一日八战。皆破之,俘斩数万人。”“世民不食二日。不解甲三日矣,军中止有一羊。

    世民与将士分而食之。”之后,又累又饿的轻骑面对“尚有众二万”的宋金刚的一场大战,没的说,能经受这次考验而不死的都是千里挑一的精锐,很可能这就是日后玄甲军的主力阵容哩。

    武德四年一月,为击败王世充,“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

    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遥想当年,真是只一个“酷”字了得。

    奇怪的是翟长孙就此在史书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可能偶的资料太少?),对这样一支名军的首领之一不交代一声就把他灭了好像是有点过份。

    比较大的可能是他死得比较早,而且是病死的(因为不管是阵亡还是谋反都值得提上一笔,而且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但真相本人是不知道啦。静待高手指正。

    唐高祖武德四年七月,窦建德在长安遇害,其旧部高雅贤等人共推刘黑闼为首领,起兵反唐。半年之内,尽复窦建德故地,占据了河北大部郡县和河南部分地区。

    又与突厥狼狈为奸,得到了突厥颉利可汗的支援。一时声势惊人,严重威胁了唐朝在河北的统治。十二月。李世民奉命出征,身边自然少不了秦叔宝这位王牌将领。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二月,秦叔宝在列人(今河北肥乡东北)迎击刘黑闼部,又立殊勋,三月,刘黑闼粮草已尽,粮道又被李世民截断,不得不与唐军决一死战。

    刘黑闼的两万步骑渡过洺水(今河北曲周东南),与唐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战斗一直从中午持续到黄昏,唐军气势如虹,刘黑闼军拼命顽抗,唐军决开洺水

    ,顿时浊浪滔天,刘黑闼军终于士气崩溃,被唐军斩首一万余级,数千人淹死在洺水当中,刘黑闼带着两百骑兵仓皇逃走,

    后来也避免不了被人出卖、斩首示众的命运。沦陷州县光复了,秦叔宝再受重赏,前后受赐的金帛数以千万计。

    在跟随李世民的征战中,每逢敌人的骁将锐卒在阵前挑衅,李世民总让秦叔宝去拿下他们,秦叔宝提枪跃马而去,“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

    堪称英雄盖世的万人敌,李世民对秦叔宝更加器重,秦叔宝也以此颇为自负。

    李世民战必胜、攻必克,在李唐统一战争中居功至伟,让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十分嫉恨,李建成感到自己的皇储地位受到严重威胁,千方百计想要除掉李世民。

    突厥进犯中原,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做了主帅,他请求将尉迟敬德、秦叔宝等强将精兵调到自己帐下,

    想等李世民成为光杆司令后再予以加害。形势紧迫,秦王府将士一致要求李世民马上动手,先发制人,秦叔宝也坚定地站在李世民这一边,

    愿意与他同生共死。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事变爆发了,秦叔宝跟随李世民诛杀了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帮助李世民夺取了皇储之位,

    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为唐太宗,秦叔宝拥戴有功,成为李世民的首功之臣。秦叔宝拜左武卫大将军,得封邑七百户。自此,秦叔宝没有再领兵出征,多年以来缠绵病塌,

    身体十分虚弱,他曾对别人言道,“我从少年时代起就戎马倥偬,经历过大小二百多次战斗,屡次身受重伤,计量我前后流出的鲜血,总有几斛之多,

    怎能不生病呢”,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秦叔宝因病去世,追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墓前雕刻石人、石马,以彰显其显赫的战功和超人的武功,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太宗改封秦叔宝为胡国公,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放进了凌烟阁,画像与真人一般大小,去世多年的秦叔宝也名列其中,成为永垂青史的大唐英雄。

    战马、长枪、骠悍勇武的男人、鲜血染红的沙场,秦叔宝的形象充满了男人的血性,充满了气吞山河的阳刚,

    他如同一种振聋发聩的声音,让今人反思我们民族失落已久的精神和梦想,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唐人的无比自信,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唐人的豪情万丈,

    智、信、仁、勇、严,他样样具备,是他聚焦了我们无限向往的铁血大唐,豪杰辈出,逐鹿天下,英雄的传奇久久在我们心中风云激荡。

    将军金甲尉迟敬德

    “三鞭换两锏”的故事在民间耳熟能详,三鞭指的是尉迟敬德,两锏指的是秦叔宝,对照历史,才发现尉迟敬德的兵器不是鞭,而是马槊,槊就是长度超过一丈八尺的矛,秦叔宝的兵器也不是锏,

    而是一杆超重的长枪,这杆长枪曾长期陈列在大唐帝国的大殿上。尉迟敬德墓碑1971年出土于陕西礼泉县烟霞乡烟霞新村,

    1975年放入了昭陵博物馆,墓志铭是由颇有恶名的许敬宗撰写,细查历史,原来许敬宗的儿子娶得是尉迟敬德的孙女,与尉迟敬德还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

    碑文共有四十一行,每行八十七字,收入了《文苑英华》当中,碑文回顾了尉迟敬德叱咤风云的一生,让人扼腕,让人起敬,让人叹息。

    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宫中闹鬼,大唐皇帝寝食不安,时常午夜噩梦,有朝臣进言,“派大将守门,一定可以赶走恶鬼”,

    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戎装披挂,彻夜守护在宫门两侧,唐太宗果然能够高枕无忧,但长期劳动两位将军守门,皇帝于心不忍,就让画工把两位将军的英武形象绘制在宫门上,传到民间,渐渐演变成年画中的左右门神,

    白脸将军就是秦叔宝,黑脸将军就是尉迟敬德,附会在尉迟敬德身上的传说也愈来愈多,与戏曲当中的情节两相对照,尉迟敬德的真实人生同样精彩万分,称得上是波澜壮阔、水起风生。

    尉迟敬德,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州)人,生于北周静帝大定五年(公元585年),死于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他长期担任李世民的亲卫队统领,冲锋陷阵,勇猛绝伦,

    屡次在千军万马之中单骑救主,谱写了初唐统一战争中最传奇的一幕,但在一开始,他不仅不是李世民的心腹,反而是与李世民在战场上兵戎相见的对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