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国难思良将

上山打老虎额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最快更新公子风流最新章节!

    徐景明这厮真是让朱高燧气得差点没吐血三升。好不容易摆脱了此人,朱高燧这才解脱出来,只是更加麻烦的却还在后头。

    现在沐家已经不可靠,朝廷必须得有措施,否则一旦那沐家和郝家合流,便是真正糟糕了。

    朝中几个重臣已是到了。黄淮为首的文臣,还有张辅、朱勇,乃至于那丘福为首的武官,此时大家汇聚在这里,谁也不敢做声。

    本来按理是该叫徐景明一道来的,只是朱高燧真是厌透了他,也不知什么缘故,总之一看他就讨厌。

    倒是宫里方才的事,大家都是得知了一些,尤其是路过金水桥的时候,那一行行泣血的大字触目惊心,想不看到都不成。

    对此,大家在暖阁外侯驾的时候,就有私底下的议论。

    “据说定国公是要去韶关,非要殉国不可。”

    “勇气可嘉啊。”

    “这倒是实在的,眼下朝廷出了个赖俊,一个姓沐的,正差一个这样肯忠心戮力的人。”

    “看看那血书,怕是鲜血都流尽了吧,为了去韶关,真是够拼命的。”

    “他是国公,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却还肯如此……”

    其实明眼人也未必不晓得是怎么回事,定国公的德行,还真以为大家不知道么?可是一来,这定国公徐家乃是皇亲国戚,属于金陵之中最不能招惹的人之一,这其二,徐家广施善缘,站在这里的人,有多少人受过他家的恩惠,所以明知这事儿背后肯定有隐情。可是大家却也肯装糊涂,一个个做出一副为定国公徐景明的光辉事迹所感慨的样子。

    当然,现在朝廷最缺的不就是定国公这样的人么?不管这定国公出自什么心理。却也恰好迎合了眼下的需求。

    朱高燧的脸色很不好,锦衣卫送来的奏报已经传阅了下去。

    朱高燧的脸色略带狰狞。淡淡的道:“诸卿,沐家世受国恩,如今却是暗中通贼,殊为可恨,假若一旦他们沆瀣一气,狼狈为奸,那时整个西南的局势立即便会崩溃,诸卿都是朕的柱国之臣。值此今日,可有平贼的方略么?”

    黄淮皱眉,忍不住道:“陛下,却是不知这个消息是否可靠,微臣就怕这是乱贼的离间之计,此事势必要详查,切莫出什么差错。”

    这等于是怀疑锦衣卫疏忽大意了,锦衣卫指挥使马钰连忙道:“此事是千真万确,无论是南宁的消息,还是谅山的消息。都十分吻合,还有云南那儿,沐家的举动似乎也十分不寻常。从四川、贵州入滇的关卡都有兵马调动,种种蛛丝马迹相互印证,此事看来是板上钉钉了。”

    于是大家都不由皱眉。

    不管怎么说,沐家虽是藩臣,可是一向很能处理与朝廷的关系,今日站在这里的文臣武将,有不少都和沐家保持着良好的私交,现如今得知这沐家从了贼,大家的心里都不禁有些沉重。

    黄淮咳嗽一声道:“假若如此。那么这贼焰势必更大,微臣听说。如今贼军已达三四十万之数,若有那沐家为其攻略川贵。他们势必调兵遣将,齐聚精锐,在韶关一线与我明军决战,微臣以为,朝廷胜负在于江西,数月之后,江西将成为两军交战之地,可惜啊可惜,此等千里沃土,一夕之间就要化作人间炼狱了。”

    黄淮的感慨并非是凭空而来,他就是江西人,和许多同僚一样,都出自那里,如今虽许久未回乡,可是乡情却在,想到乡中父老即将遭遇一场空间的决战,黄淮的心里怎会好受?

    可是他坐直了身体,继续道:“微臣以为,既然如此,那么朝廷就及早要做好准备,一面命川贵等地的军马固守,那里道路难行,又是多山,即便沐家能打,可是没有数年之功,也绝不可能轻易控制川贵,至于这江西,则是未来的重中之重,朝廷所有能抽调的力量,都必须齐聚江西。此次抗贼,不再是朝廷的事,江西父老多有视贼不共戴天者,因此,这抗贼务必做到军民一心,朝廷必须尽快,拿出一个方略,奖赏和犒劳一群忠勇的地方士绅,好教这上下能够忠心勉力。”

    对于江西的人心,黄淮是极有信心的,别的地方不敢说,这江西却是反郝家的老巢,谅山军只要进来,同仇敌忾肯定是有,那么多的士绅都稳稳当当的站在朝廷这边,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发挥极大的功效。

    朱高燧听罢,不禁点头,他脸色凝重地道:“只是让谁去都督军事为好?”

    朱高燧的目光向那些武臣看过去。

    江西乃是重中之重,以至于本是该调去北平的张辅,朱高燧都紧急召了回来,为何?一方面是手中确实无人可用,另一方面,张辅攻城不力,本是待罪,可后头换了个赖俊,却是输得更惨,如此一来,反而显得张辅并非是无能了。

    其实眼下,真正能用的人倒是有一个,那便是丘福,丘福毕竟是老将,偏生他曾是汉王的人,自朱高燧登基,便一直备受冷落,现在启用他,朱高燧有些不太放心。

    倒是黄淮慢慢地道:“陛下,微臣以为,都督丘福可用!”

    他突然站出来举荐丘福,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这丘福的内情,谁人不知,黄淮昏了头么?

    可是黄淮却是镇定自若的道:“琪国公虽是老迈,可是精通布阵之法,有他坐镇,料来不会出什么岔子,眼下国难当头,其他的,都不必理会,最紧要的,还是御敌域外,因此,微臣望陛下能够恩准。”

    朱高燧看了黄淮一眼,又看一眼有些意外的丘福。

    他明白了黄淮的意思。

    眼下的局面非丘福出面不可,现在即便有天大的仇都必须得放下,暗地里有多少的钩心斗角,也必须暂时抛弃,张辅和朱勇毕竟年轻,其他人声望又不足,至于那姓徐的,咳咳……朱高燧一想到徐景明,脑子里便浮出这厮在自己面前吊嗓子的画面,顿时恶寒。

    朱高燧便看向丘福,想借此看穿他的心事。

    丘福低着头,近来他极为低调,如今到了风口浪尖,便拜倒在地,道:“微臣是跟着先帝起兵的,天大的难处也都淌过来了,这把老骨头托先帝和陛下的鸿福,倒也硬朗,若是陛下准允,臣愿尽心竭力。”

    朱高燧的脸色松了下来,心里想,丘家数百口人都在金陵,倒也不怕他反复,于是慢悠悠的道:“既如此,事情就这么定了。”

    ……………………………………………………………………………………………………………………………………………………………………………………………………………………………………………………………………………………………

    不管怎么说,大方针是定下来了,朱高燧心里稍安。

    不过还有许多细枝末节之事,却还要商定。

    眼下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当然是人心。

    仗打到这个份上,如今何止是金陵,天下都已经震动,朝廷的大将临阵脱逃的有,降的降,眼下谁还有什么信心。

    后世有人说过,信心比金子还要可贵,对朱高燧来说,信心确实堪比真金。

    只是要一朝一夕的改变观瞻,提振军心民气,却是没有这么容易,路漫漫兮其修远,总要慢慢的来。

    这其中最重要的问题,终究还是引起重视。

    黄淮是老成持重的人,他很快就明白了朱高燧的心思,也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在临末的时候,黄淮道:“陛下,此事天下震动,军民不安,那沐家一旦从贼,消息传来金陵,更加使人惊惧,因此,微臣以为,朝廷必须树立楷模,提振士气,否则长此以往,反而助长逆贼的气焰。”

    朱高燧颌首点头道:“不错,朕也是这样想的,只是……”

    楷模……打了这么久,也不见有什么值得一提的胜仗,即便朝廷脸皮再厚,也不可能子虚乌有弄出个大捷出来。

    不过办法也不是没有,所谓曲线救国嘛。黄海捋须,摇头晃脑的道:“微臣进宫时,见到金水桥上有人写下的血书,书曰: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从前多少事,过去一场空。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此诗虽是粗鄙,却是语出至诚,微臣又听说,作书之人乃是定国公徐景明,徐景明乃是忠良之后啊,臣还听说,他方才入宫,声泪俱下,非要为朝廷赴死不可,此等忠心,实在是感天动地,国难思良将,家贫思贤妻。若是人人都能效法定国公,何愁乱贼不平?”

    ……………………………………………………………………………………………………………………………………………………………………………………………………………………………………

    第一章到!求点月票,老虎谢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