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预料先机

一级烟枪王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最快更新三国小兵之霸途最新章节!

    预算到敌人将有可能的举动及意图,再推测出敌人的行军线路又或是最终的攻击目的,那么就可以步步先机,便可以事先制定制敌致胜之策。

    经过戏志才等谋士的分析,再通过各种因素的推算,又或者是排除。最后,一众军将谋臣,总结出了几种的可能性。

    其中,都比较认可一种情况。就是安息帝国及罗马帝国方面的盟军,不太可能大军齐出。极有可能的,就是抽调一部份的精锐军马渡河突击,抢夺印度河东岸的一个可供他们帝国盟军落脚的地方,确保他们渡河之后不会被汉军截断了他们的后勤补给,如此再将他们的大军运送过来,对印度河东岸的某一个城池进行攻击。

    如果进展顺利,则证明汉军也并非不可敌,如此,他们才会放心的加大攻击力度,陆续主动出击,攻击汉军的军马,寻求和汉军决战的机会,一举击败汉军,从而完全将汉军赶离印度,全面占据贵霜帝国。

    而适合两大帝国盟军出击,能够方便帝国盟军方面快速将他们的军马及后勤补给送过印度河东岸来的地方,实际也并不多,尤其是要在印度河东岸也有适合他们大军站稳脚的地方也不多。

    综合种种一推算,发现,居然就是木尔坦城西面的印度河一带是比较适合两大帝国的盟军渡河作战的。

    这一带地区,是属于印度河的中段上游地带了,有一段河岸约百里长左右,是比较适宜随意渡河登陆作战的。

    当然,另外还有几个地方,也勉强可以,但是,假设,汉军的军将谋臣所预算的安息帝国及罗马帝国的盟军的举动图意成立。那么,汉军方面就可以完全掌握住主动,有意诱导帝国方面的军马,从木尔坦城西面的印度河段渡河。

    然后,待帝国盟军过河之后,再突然截断他们的后勤补给,将他们渡河过来的军马一举歼灭。

    按众人的估计,帝国盟军方面,少说也得要派出百万以上的军马渡过印度河。因为汉军在贵霜帝国的总兵力多达四、五百万,帝国盟军方面如果派过来的人马少了,那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只有一次性派出百万以上的大军,他们才有把握突破汉军在印度河东岸的防线,然后再打开局面。

    如果汉军可以歼灭这支渡河过来的帝国盟军,那么就可以一举击萎帝国盟军意图击败汉军的幻想,彻底斩断他们的那一点不轨之念。日后,他们再也不敢再言主动对汉军用兵,绝对也只能死死的守着他们那在汉军眼内只是一个笑话的巴基斯坦防线。

    到时候,汉军就只有等到最适合的时机,一举击破他们的巴基斯坦防线,可直接让两大帝国的盟军彻底崩溃,大汉帝国便可轻松的收取整个安息帝国的大好河山,甚至,到时候恐怕亦可以顺势进击西欧,彻底将整个西方都归纳为大汉的版图。

    可以说,决定安息帝国甚至是整个西方的命运,就是现在安息帝国与罗马帝国的盟军对占据了贵霜帝国的汉军的这一次战事。、

    也不知道是不是安息帝国的可悲,还是大汉太过强大超前,或是汉人的智慧更高人一等。

    安息帝国方面,他们现在都还摸不清汉军的情况,一时都还没有商议制定出这一次他们不得不主动进攻的方案计划。而他们的对手汉军方面,却已经将他们的一切都计算得清清楚楚了。

    而事实上,的确也与一众汉军大将及谋臣所猜测预算的差不多。

    而最后确定的进攻方案计划,却是原贵霜帝国皇帝韦苏提婆给提出来的。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之下,安息帝国及罗马帝国方面,也只好采取了韦苏提婆所提出来的进攻方案。

    在他们一时的确难以准确的摸清汉军的兵力布置情况之下,韦苏提婆这个原贵霜帝国的皇帝,就成为对汉军最为了解的一个人了。

    并且,帝国盟军所要进攻的地方,原本就是属于韦苏提婆的领地,作为皇帝,他似乎对自己的地盘最熟悉不过了。

    韦苏提婆认为,通过他们的情报,也发现汉军同样也于他们所构建的巴基斯坦防线的印度河对岸驻扎了无数军马。如此,也就是说,印度河,就成了他们双方要攻击对方所必须要首先面对的天险。

    如果汉军要攻击安息帝国,那么也必须要渡过印度河才有可能直接对他们的巴基斯坦防线进行攻击。反之,他们要进攻已经占据了贵霜帝国的汉军,也得要首先考虑如何渡过印度河的问题。

    他们老早就知道,汉军似乎有一种巨型的战船,那种战船,可以在印度河中下游快速巡棱,无论他们选择在印度河中下游哪一个点进行渡河作战,都必然会遭受到汉军的快速船队的攻击。如此,他们帝国盟军的军马,恐怕连想要安然的渡过印度河都是一件困难的事。

    连渡河都做不到,如此他们还淡什么的对汉军发起攻战呢?

    韦苏提婆对安息帝国皇帝及罗马帝国的使者等人的分析,的确也是这么的一个道理,直接让他们都认可了韦苏提婆的这个说法。

    随后,韦苏提婆又分析,认为帝国盟军方面的四百多万的大军,分布在巴基斯坦若长的防线上。那么汉军的军马,估计也是差不多的。如此也就是说,汉军的随便某一段印度河的防线上,都会有一定的军马驻守,但是,兵力绝对不会太多。

    毕竟防线太长了,数千里之长。就算汉军的数百万大军全都在这印度河防线的东岸,那么分开驻守的话,就当作一千里的防线有一百万的军马,那么一百里左右的防线段当中,估计就只有那么十万的汉军人马。

    这就意味着,他们完全有可能先从某一段河段,突破过去。只要帝国盟军方面,集中了优势的兵力,就一定可以攻下一段河段,突击到对岸。

    而韦苏提婆有过在汉军兵锋之下大败的经历,所以,他又提出,哪怕汉军就只有十万,他们也必须得要出动比汉军数倍的兵力,才有可能取胜。

    因此,他建议,最好,他们帝国盟军方面,可以先调动约五十万的大军渡河突击。如此方有可能一举击败百里防线之内的十万汉军。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在对岸站稳脚跟。

    牵一发动全身,击破了汉军的防线之后,别的汉军肯定会马上派来援军。所以,那先行渡河突击的五十万帝国盟军,要先确保他们渡河之后,所抢占的地区的安全,务必要敌住汉军的后扑。争取时间,让他们的后续大军渡河,还有他们渡河大军的后勤补给。

    待大军渡河之后,他们的军马,就可以对那些反扑的汉军发动攻击,击败那些反扑的汉军,百万大军出动,攻击他们登渡点附近的汉军驻军主城。

    攻占一座大城之后,便将这座大城作为他们在印度河东岸的一个前进桥头堡,为帝国盟军接着下来的大举渡河作战提供一个坚实的后勤补给点。

    韦苏提婆的意思是,他们帝国盟军方面,可以先派出一支人马作试探性攻击,如果一旦攻击得手,那么帝国盟军大军便要大举出击,不再限于一开始的那个进攻点。

    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及时的牵制住汉军,不让汉军可以随意的调动更多的大军对他们的那个前进桥头堡进行攻击。如此,帝国盟军方面,才有可能依托已经得手的那座城池,不停的扩大战果。

    他更提出,如果他们的帝国盟军,可以不停的消灭从防线各处调往去攻击他们的汉军,就可以大大的削减汉军的兵力。当消耗了汉军的一定兵力之后,他们或者可以率一支大军,直接杀往他们贵霜帝国的原帝都,只需要夺回贵霜帝国的帝都,那么他韦苏提婆就可以宣布复国,凭着他在贵霜帝国之内的威望,或者可以号召得了贵霜帝国的民众依附他。到时,就是与汉军决战,彻底将汉军消灭在贵霜帝国或是将他们赶走的时候了。

    当然,韦苏提婆也知道一点,现在,就是安息帝国及罗马帝国方面,谁都不想先出兵去试探汉军的实力。谁都想保存自己的实力。

    可是,又谁都知道他们现在也都得要主动进攻了,要不然,他们的结盟恐怕还真的难以再维持得太久。

    而对于韦苏提婆来说,他的复国梦,就只能指望安息帝国及罗马帝国的盟军了。他留在安息帝国还真的受够了,平时,不但两大帝国方面对他冷嘲热讽,连一些后来拉拢进来参与帝国盟军的一些小帝国及小部族的人,都对他这个贵霜帝国的皇帝冷嘲热讽,完全将他作为一个无能的反面教材来嘲笑。

    堂堂的贵霜帝国,国力不比安息帝国弱,居然被汉军轻易的灭了国,他这个贵霜帝国皇帝,成了丧家之犬,要寄居于安息帝国的庇护之下偷生。

    往往,面对着那些人的嘴脸时,他都又恨又羞愧。

    所以,他本人,却是最希望可以及早向汉军发起进攻的人。

    他知道,如果没有人提起先向汉军主动进攻的任务,那么安息帝国及罗马帝国都不知道要商讨扯皮到什么时候才可以确实作战计划来。

    因此,他主动提出,由他的贵霜帝国的残部,作为渡过印度河向汉军发动进攻的第一批决的人马。

    如果他们渡河成功,并且能够突破汉军的江防,在对岸站住脚。那么帝国盟军方面,则要快速派出第二批次的军马支援,要确保到手的战果。

    为此,他又坑了一把那些后来才加入帝国盟军的那些小帝国及部族。要求那些小帝国最少要派出十万以上的军马,作为第二批次的渡河军马。

    如此,有了第一第一批军马的渡河成功。安息帝国及罗马帝国方面,就可以安心的再军渡河了。

    为了安两大帝国的心,他建议,第三批军马,最好由两大帝国各派出十万以上的人马一起渡河。这样,两大帝国方面就谁都不会说什么了。

    最后,作为主战国安息帝国,他们自然得要出动更多一些的军马。他建议,最好一共出动五十万以上的精锐军马,而罗马帝国方面,最好能调动三十万的精锐之师。如此,加上他们贵霜帝国的残部及那些小帝国的军马。这样就足足有了百万大军。

    百万大军分批次渡河之后,肯定可以在对岸立稳脚,并可以凭优势的兵力,趁分布在千里防线之内的百万汉军没来得及将所有的军马都调来作战之前,一举攻占当中的一座大城。以确立渡河作战的胜利态势。

    接下来,就是如何再派军马渡河,运送后勤补给过渡,以及全线出击,牵制整个印度河防线的汉军,好让先过河站稳了脚的帝国盟军大军扩大战果。

    可以说,韦苏提婆这一个作战方案的确算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作战方案。的确比较符合现在的两大帝国的情况去落实执行。

    因为,无论是安息帝国先出动五十万的军马,还是罗马帝国出动三十万军马。这点兵力,相对于他们帝国各自的总兵力而言,似乎就算是渡河攻击失利,他们也都可以在承受的范围之内。就算是这点军马全灭了,他们也都不会觉得会伤及他们的根本。也同样不会影响他们对整个巴基斯坦防线的安全问题。如此,他们各自的心理都觉得可以接受。

    如果情况当真的如韦苏提婆所讲的那般发展,那么他们的确就可以取得了主动权,可以考虑全线出击,作为牵制汉军的佯攻人马出动。如果汉军在他们帝国盟军的攻击之下,的确出现了崩败的迹象,他们就来真的,全线出击,一举大败汉军。

    如此,他们采纳了韦苏提婆的这个作战方案,共同达成了一致协议。

    最后,再由韦苏提婆提出他们要渡河进攻的地点,亦一致通过之后。

    帝国盟军方面,就开始暗暗的调动军马,着手准务渡河攻战的准备。(未完待续。)